说起来,安德鲁-威金斯这个名字,在打篮球的人里面,大家肯定不陌生。他是好几年前的NBA选秀状元,那可是最高的荣誉了,说明当时所有人都觉得他天赋顶尖,前途无量。按理说,状元秀进去,怎么着也得打出点名堂,成为球队老大,甚至联盟的招牌人物吧?
可这些年看下来,威金斯的情况好像跟大伙儿想的不太一样。他虽然一直在打球,表现也有高光的时候,但总觉得没达到大家预期的那个高度。而且,这些年他换队也挺勤快的,听文章里说,四年就被交易了两次。算起来,他现在也29岁了,快三十的人了,这样的交易频率,难怪有人会觉得他是不是有点儿不稳定,甚至用上了“流浪汉”这样的词来形容,听着是挺让人唏嘘的。
这到底是咋回事呢?一个天赋这么好的人,怎么就成了现在这样?是不是他自己不够努力,不够拼命呢?
其实,要理解威金斯,可能得换个角度看。咱们普通人常说,成功的定义有很多种,不是只有爬到最高处才算成功。威金斯自己就说过一句话,挺有意思的,他说他没法让所有人都满意,所以就做自己,对得起工作,也对得起家里人。这话听着,好像跟他打球拼不拼不是一回事儿,但仔细想想,这可能就是他内心真实的想法。
在他心里,打篮球现在就是一份工作,一份挺好的工作,能养家糊口,但可能真不是他生活的全部。文章里提到,他甚至觉得篮球连他生活的三分之一都占不到。一离开球场,他就把手机关了,所有心思都放在陪家人上。这跟咱们想象中那种,为了篮球可以牺牲一切的运动员形象,确实不太一样。
那他是天生就这样吗?也得看看他的成长经历。威金斯是1995年在加拿大出生的,他家里基因确实好得没话说。他爸爸是前NBA球员,虽然不是那种巨星,但也打过几年职业联赛。他妈妈更厉害,是短跑运动员,还得过奥运会银牌。这父母的身体条件一结合,威金斯继承了身高、速度、弹跳这些优点,可以说是天生的运动健将。
文章里说,他从小就展现了惊人的天赋,很小的时候就会扣篮了,那视频集锦在网上流传,大家都叫他“枫叶神童”,对他寄予厚望。可在高中阶段,他也遇到过瓶颈,有一段时间排名上不去。后来转学到一所篮球很厉害的学校,才重新找回状态,最后一年简直是大爆发,数据特别亮眼,比同时期的詹姆斯在数据效率上还要高。而且,他身体素质真是炸裂,弹跳力比乔丹、麦迪都高,速度比很多后卫都快,再加上那个身高臂展,简直就是个“怪物”。还没进大学呢,耐克就给他开出了高中生最高的球鞋合同,状元秀几乎板上钉钉了。
按说,有这样的天赋和起点,应该是一路高歌猛进,奔着超级巨星去了。可文章里提到了一个关键点,说他虽然有“怪物级”的天赋,却没有“怪物一样”的野心和欲望。这是怎么回事呢?
文章分析,这可能跟他从小看到父母因为运动受的伤有关。特别是他爸爸,打球时间不长,但受了不少伤,手指脚趾都变了形,晚年腿脚也不好,走路都困难。你想想,一个孩子从小看着父母为了运动付出这么多,甚至留下病痛,心里会怎么想?也许就会觉得,运动带来的荣誉和财富固然好,但健康更重要,不值得为了那些东西去冒那么大的风险,去拼到伤痕累累。这可能在他心里形成了一种复杂的感情,既喜欢运动,又有点儿害怕它带来的伤害。
这种心理,在后来进入NBA后就表现得很明显了。文章说,他会刻意避免那种超负荷的训练,也不太愿意去承担球队领袖的责任。当队友们还在讨论战术、加练的时候,他可能已经收拾好东西,准备回家了。因为在他心里,最重要的事情是回家陪老婆孩子。文章里也提到了,他跟妻子是高中同学,感情特别稳定,进入NBA这么多年,几乎没有任何绯闻,把所有场下的时间都给了家人。
所以,在他看来,篮球真的就是一份工作。他打球,拿工资,养家。他努力工作,在场上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,尽力去打,但下了班,他就是个普通人,一个丈夫,一个父亲。他不像很多追求极致的运动员那样,把所有的一切都奉献给篮球。他更在乎的是健康,是能长长久久地陪伴家人,不希望像他爸爸那样,因为伤病早早离开赛场,甚至影响到晚年的生活质量。
文章里还提到,他也不是那种特别看重金钱和名气的人。像他帮助勇士队夺冠后,表现得非常好,身价肯定涨了不少,本来有机会去争取更大的合同,赚更多的钱。可他为了留在勇士,能在一个熟悉的环境里打球,竟然选择了降薪,签了一份比市场价要低的合同。夺冠庆典那么重要的场合,大家都在等着他这个夺冠功臣发言呢,他却把机会让给了年轻队友,自己跑到一边去给工作人员准备礼物去了。这些行为,都说明他追求的不是那种聚光灯下的焦点,也不是银行卡上的数字,而是内心的一种平静和满足。
从咱们普通人的角度看,这种想法是不是也挺普遍的?很多人工作,不就是为了养家糊口,为了让家人过上好日子吗?工作再重要,也比不上家人的健康和幸福。谁不想在完成工作后,赶紧回家陪陪孩子,跟爱人说说话?谁不想身体健康,能多陪父母几年,多看看这个世界?威金斯的选择,某种程度上,不就是很多普通人对生活的一种追求吗?他只是把这种追求,放在了一个大家不太习惯的高水平运动员身上。
所以,你不能简单地说他“不争气”。他可能只是“争”的方向跟别人不一样。他没去“争”那个联盟第一,没去“争”那个历史地位,但他“争”的是一份平静的生活,一份健康的身体,一份和睦的家庭。他没有成为那种“将军”,去带领球队冲锋陷阵,但他成了一个非常可靠的“士兵”,能在团队里扮演好自己的角色,做好教练布置的任务,而且从来不抱怨,能适应各种打法和队友。文章里把他比作团队里的“润滑剂”,这个比喻挺形象的,他让球队运转得更顺畅。
他后来也说过类似的话,大意就是以前想成为球队的“答案”,解决所有问题,但现在觉得,能做好自己那一部分,当好一个“填空题”,把属于自己的那块空填好,也挺值得骄傲的。这说明他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,也接受了自己的定位。他找到了在篮球和生活之间的平衡点。
也许咱们很多人对运动员的期待,就是他们能像机器人一样,为了胜利和荣誉,放弃一切,燃烧自己。但别忘了,运动员也是人,他们也有家人,有自己的担忧,有自己的生活。威金斯的故事,可能就是提醒咱们,成功不只有一种模式,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。他选择了将家庭和健康放在首位,在工作岗位上尽力而为,这样的选择,从他个人的角度看,也许就是最大的“争气”吧。他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,而不是别人期待的样子。这难道不是一种勇敢吗?
股票配资导航,股票交流平台,杠杆配资哪家好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